關於我們

葉劉淑儀女士 理事會主席

  • 香港大學文學學士 (一級榮譽)
  •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
  • 美國史丹福大學管理碩士
  • 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


葉劉淑儀,197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她求知若渴,分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修讀了三個碩士學位課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主修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史丹福大學史隆管理課程碩士和較近期的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她在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並於2003年辭職。她從美國進修回來後,在2006年7月成立智庫「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2008年9月獲選為第四屆立法會議員,2012年成功連任,同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2010年12月,葉劉淑儀女士創立「新民黨」,獲選為黨主席。 現時她把時間用於服務行會及立法會、管理「新民黨」和「匯賢智庫」、進行政策分析、撰寫專欄文章及參與各式各樣的無償公共服務。

關於我

愛文學的乖乖女

我的父親乃新加坡華僑,原籍廣東佛山南海(與葉問同鄉)。從爸爸口中得知,曾祖父在星洲發跡後,心懷家國,回到唐山建祖屋、聯絡鄉親。兒時,爸爸經常奔走星、港兩地;可惜後來生意艱難,家境漸困。

母親十分重視教育,即使我們家道中落,她仍堅持將我送到校風純樸的聖士提反女校上學。自四歲起在教會學校讀書,我較多機會接觸英語及英國文學,「數口不精」的我較愛語文及人文學科,後來考入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以一級榮譽畢業。

父親在我大學畢業前過世,我身為長女,自此肩負起養家的責任。畢業不久,可能與我愛學習有關吧,到了新法書院當教師,教授「老本行」英語及英國文學。數十年後的今天,我仍非常喜歡教書,間中會到自己於2009年創辦的匯賢智庫學苑向中學生講課,既可重拾昔日興趣,又有機會與年輕人談天,聽聽他們的想法。

1973年,我靠著一點積蓄,隻身到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在艱苦的環境下完成英國文學碩士學位。雖然我在學校多接觸「番書」,但受媽媽的薰陶,自幼對中國文學(特別劇曲)的興趣甚濃。現在,雖然立法會及政黨工作繁重,我仍會間中抽空欣賞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曲,閒時也愛閲讀經、史、子、集及其他文學經典。

公僕銅人行

1975年,我獲聘為政務主任,從低做起,在多個政府部門服務。

任職工商科、貿易署和工業署時,我與多國及歐共體、世貿、亞太經合組織等談判,為本地業界掃除貿易障礙,並推動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

1996年任入境處處長,隨後當上保安局局長;我四出推銷特區護照,爭取到歐盟免簽證,奠定多國免簽證的基礎。此外,我亦處理了多項棘手問題,包括居港權、公安條例、張子強綁架案等,為保障港人的穩定生活出一分力。

擔任公職近30年來,我不僅見證了地區民主化、主權回歸、新機場啟動以及香港作為中國第一個特區的早期發展等歷史里程碑,亦處理過不少極具爭議性的任務,大大提升了我的政治能力。

學會謙卑 政治科學101

2003年推動《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經歷,是我人生重要一課。我於是決定實踐一個醖釀多年的念頭──繼1986年到史丹福修讀管理碩士課程後,我重返校園,「回到曠野」。在美國史丹福的第一年,我擔任訪問學人。在鳥語花香的校園,生活恬靜,終能真正與女兒享受家庭樂。同時,我不斷深切反思從前為官時之不足,以及推銷政策時之錯誤,覺悟自己當年解釋政策時的確忽略了市民感受。

我在史丹福的第二年,獲東亞研究碩士課程取錄,重新學習政治科學;不但學習書本上的理論,也親身體會到美國的民主政治和選舉模式。2005年年底,我與在史丹福認識的一群香港「同學仔」,以及住在三藩市灣區的科技界人士,計劃回港組織智庫,以期推動香港的科技創新及經濟轉型,鼓勵有識之士積極參政,發展優質民主。

2006年我取得人生中第三個碩士學位(東亞研究)。留學外地,雖然清靜安逸,但我時刻記掛著香港;憑藉三年留學之體驗,我深切體會到,若得不到民意授權,始終難以服務社會;故於2007年我毅然重新起步,返港參選。

走民主路 重獲市民信任

2006年我回港成立匯賢智庫,2009年創立匯賢智庫學苑,至今已收生越千人,2011年創立新民黨,積極推動香港民主發展。

2007年,我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雖然敗於陳方安生女士,但有幸得到13萬7千多名選民支持,獲得近43%選票。2008年,我再接再厲參選,我們的團隊得到超過6萬1千票,是全港得票第四高的名單。

進入立法會後,我參加了9個事務委員會,關注各個政策範疇。我關心中產議題(包括動議撤銷外傭稅,使政府暫緩執行);協助雷曼迷債苦主,提出金融改革建議;力倡促進科技發展和改善教育;反對降低強拍門檻;向各方解釋居港權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數年努力,終獲市民認同,民調多次把我列為最受歡迎議員,給我極大鼓舞。

相信希望 共建香港

近年,社會經常討論甚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吸納了許多西方文化的優點,例如健全法制、自由人權和科學管理;同時,我們亦保持華人的優良傳統,如重視家庭和教育,以及堅持奮鬥、深信努力總有回報的精神。這些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要素。

我經歷家道中落,憑發奮好學、努力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和許多港人一樣,相信天道酬勤;三次出洋留學,更令我深信教育和知識的力量。我希望新一代同樣有發揮所長的機會,使這些信念能夠延續下去,薪火相傳。回港後這幾年,我為30多名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並鼓勵了多位青年參政,這可說是我最感自豪的成就之一。

早前,新民黨和匯賢智庫的手足同僚在辦公室為我舉行了一個小型生日派對。他們請我許願,我說,在奮鬥的路途上,幸得朋友挺身支持,我已非常感恩,別無他願。今後我只會繼續努力,在不同崗位服務市民,為香港出一分力。

一直以來,我們相信希望,創出奇蹟;今後,讓我們繼續共建希望,開拓美好未來!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