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19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十月十八日 D05【副刊/時代】三言堂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的概念源於1994 年的「美國教育法案」,後來,香港教育統籌局在課程改革短期目標中(2001 年至2006 年),提出優先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即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創造力),並將之融入現行科目或學習領域中,以提高學生建構知識的獨立學習能力。自此, 「批判性思考」一詞,在香港逐漸為人所熟悉。
可惜,由於教育當局翻譯上的謬誤, 將西方提倡的critical thinking 譯為「批判性思考」,令不少教師和學生只按字面解釋,誤以為批評即等同思考。學生可能對很多事情還未作深入分析,便妄下定論,既削弱他們分辨事物的邏輯能力,亦妨礙培養他們的高層次思維。而綜觀整份《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也未見教統局對「批判性思考」有任何明確或詳細的定義。
其實所謂critical thinking,並非什麼東西都批評,而是懂得分辨事物的邏輯、衡量正反兩面的因素,從而理性客觀地分析。Critical 源自古希臘的字根krinein,即分開或分辨,絲毫沒有負面批判或批評的意思。如果參考在1941 年最早提出該概念的美國學者Edward Glaser 的定義, critical thinking 非以批判為主,而是以客觀的理性分析為重心。
那麼為何critical 會被翻譯成「批判」呢? 「批判」一詞的翻譯,最早可以追溯至1935 年出版的《純粹理性批判》胡仁源翻譯本。當時正值文白交替,而且胡先生並非由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德文原著翻譯,因此很多翻譯用詞都有商榷的餘地。當年,教統局卻未有考慮到今天我們討論critical thinking 的語境已時移世易,只張冠李戴地把胡先生的舊翻譯套用在新概念上。
教統局在critical thinking 翻譯上的謬誤, 反映有關當局欠缺critical thinking,令教育工作者、學生, 甚至是家長都對critical thinking 產生誤解。我早於2008 年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教育局將critical thinking 的中譯法改為「明辨性思考」,局方終在2014 年同意更正。我希望有關當局日後在翻譯字詞前,先深入了解字詞的本義,避免重蹈覆轍。
(原文於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日刊於《明報》D05【副刊/時代】三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