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叶刘淑仪:港人宜重拾开拓精神

2017 年 09 月 28 日

1933年,第32任美国总统小罗斯福推行「新政」(New Deal),带领国家摆脱空前的经济危机,历史学家Anthony Badger形容:「新政的头一百天,树立了总统勇敢领导及行政立法和谐的典范。」由于百日新政成绩斐然,后任总统纷纷效法,成为评估施政的重要指标。至今,不少国家均会以新领导人上任一百日的表现来评估施政。特首林郑月娥上任未够百日,我们请教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看她对新政府开局有何看法。

新特首问局顺利

叶刘淑仪认为新特首十分勤力,「大家有目共睹,林太七天出动,外访、落区做足,比前特首梁振英更乐于与传媒沟通,尝试主导传媒,策略十分聪明。」她对林郑月娥的评语相当正面,指出新特首可以汲取过去20年的经验,去看三届政府有何不足之处,「此外,亦看得出她希望修补社会撕裂,对民主派示好,除委任民主党前成员罗致光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外,36亿的教育拨款亦是向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卖帐。」

对于上一届带着僭建、涉嫌利益冲突等是非上台的特首梁振英,叶刘淑仪形容「世界罕见」,「局长、行会成员又多人中箭、惹上官非,这是不正常的。相比之下,林郑月娥是正常很多的人。市民厌倦斗争,对新特首有期望,希望干出成绩,在此形势下,泛民不敢胡乱攻击,开局比较顺利。」不过,叶刘淑仪也指出,特首面对香港的困局会很吃力。近年社会累积深层次矛盾,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对中国的看法均有矛盾,加上最牵涉民生的土地、房屋分配不均,使社会累积不少怨气。

「AO治港」说法不公道

新班子中,不少局长、副局长均是政务官出身,转为问责官员,有人批评是AO治港。 1975年加入政务职系的叶刘淑仪认为此说法不公道。 「这批局长已脱离公务员制度,失去了铁饭碗保护,可能只做一届甚至问责下台,也冒一定风险服务香港。加上公务员出身的问责官员,表现好过外来新丁,毕竟他们有基本训练。」第一任特首董建华于2002年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希望在政府以外寻找人才,到了2017年,局长却大多数是一批公务员,有人说香港缺乏政治人才,叶刘淑仪反问: 「何谓政治人才?」她认为政治人才不是天跌下来的,就算大学念政治学也要经过磨炼,一是参选,一是政府行政工作,或进入委员会处理熟悉的政策范畴,不是自称是人才就是人才,公务员出身至少有行政管理经验,熟悉政策。 「难道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也找政治人才吗?去区议会找?还是立法会?即使是美国,也是找在国会处理过相关议题的人,要懂本业的人,财长也是到华尔街或者商界中找。」

行政立法新关系

有人形容过去五年的行政、立法关系是「陷入冰点」、「事事对抗」,新特首上任不足五日,便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发言企位亦改站在立法会主席位旁,显示尊重立法会的地位,叶刘淑仪用「缓和」一词形容现时行政立法关系,「特首作风温和,主动伸出橄榄枝,形势不如上届政府那么尖锐。」但立法会开局在即,叶刘淑仪预料少不免出现政治斗争,「数个大议题如一地两检、DQ事件,触及双方底线,泛民一定反对到底。DQ虽然已到尾声,泛民亦无能为力,但亦反对合并选举,否则在比例代表制下建制有机会取得席位。这些事情触及核心政治利益,不可能靠派钱或是温和态度解决。」

至于行政会议,叶刘淑仪形容风气焕然一新,又指特首勤力、认真,其他成员个个不敢怠慢,十分用功。行政会议逢星期二召开,星期一的会前简介,出席率高,成员踊跃发言,叶刘淑仪笑道:「官员最辛苦,因为今届非官守议员中不少前高官。尤其牵涉到教育议题,成员中曾经或现在参与高等教育的甚多。」翻查资料,当中包括罗范椒芬(前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前教育统筹局局长、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陈智思(岭南大学校董会前主席)、林正财(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成员)和史美伦(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前主席)等,所言非虚。

叶刘淑仪自2011年加入行政会议,成员组成、变化看在眼内,有人批评行政会议人选组合欠缺多元化,她从政治角色分析:「立法会六大版块(民建联、经民联、工联会、自由党、新民党和独立功能组别议员)基本上都齐整,由董建华年代已经开始,邀请曾钰成、田北俊等人,虽是行政主导,但毕竟行政长官在立法会只有零票,要将有票有影响力的人放进去。」

检视过去政府不足

尽管行政会议内的讨论较过去踊跃、行政立法关系得以修补,这仍不足以处理香港面对的问题。叶刘淑仪警告,未来五年最大问题有两个:土地房屋及青年上流。房屋问题属民生范畴,是最严峻、迫切的问题,「长远要建立熟地库,老实讲,现在200公顷(熟地)也没有。」这问题亦得到林郑月娥的正视,因此她于早前宣布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以解决觅地建屋问题。本社早前访问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探讨「大辩论」的可行性,陈智思强调过程透明最为关键,叶刘淑仪则认为咨询要有方向,政治领袖要有能力领导民意。至于土地供应专责小组被批评环保成员不足,她认为这可以透过其他方法补救,例如公开会议,尽量出来向公众解话,与持份者对话等。

但如何令持份者让步?从政多年的她指出:「最终肯定有人不接受,社会是取最大公约数的,所以为何立法会过半数就可以通过,全世界的议案也甚少是由全数成员通过的。社会是多元的,不可能以百分之百共识作标准,要让市民了解有何选择,当中的利弊、代价,最后由政府拍板决定,在立法会拨款时,再交由代议士发声,否则只会议而不决。」

另一个是青年上流的问题。叶刘淑仪指出,现在的情况是大学学位增多,适合大学毕业生的职位却不足够,社会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期望。而另一边厢,体力劳动的工作则有很大的需求,雇主往往请不到人从事这类工作。她更指早前有朋友出价6万聘请地盘安全主任,这是社会人力资源错配的问题。

曾荫权年代的六大产业

相比其他地方,香港政府缺少产业政策,没有透过有形之手,把社会资源配置到高增值产业,高增值职位不足。叶刘淑仪把问题的源头追溯至第二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曾荫权任内靠自由行养活香港,但这属于低增值产业,数据反映聘请人士多但增值低,而政府凭单一产业已带动经济,也因此没再积极投放资源推动新产业增长。」但记者记得,曾荫权在2009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推动发展六大优势产业(检测和认证产业、医疗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环保产业及教育产业),何以没有产业政策?叶刘淑仪听后不以为然,冷冷一句:「毫无周详的计划。」她接着道:「我曾批评,曾荫权虽成立经济机遇委员会(Task Force on Economic Challenges),试图抄袭美国列根政府,但只开过一次会,无数据、无理据便跑出来发展六大产业。」她挑其中一项来批评:「以创新科技产业为例,科技创新不是单一产业,不同行业也会应用,医疗产业没有配套,真正想推时,又面对土地、医护人才不足。没有用心思考,是六大产业失败原因。」

相反,她认为中国促进产业转移,「腾笼换鸟」,赶绝高污染、低增值行业,相当成功。但中国雷厉风行,香港可以、甚至应该效法吗?叶刘淑仪承认,当中存在制度问题,在香港不容许行政机构说了算,法例修订、拨款,通通要经过立法会。

港人宜重拾开拓精神

叶刘淑仪认为未来应刻意推产业政策,只是香港可能迟了数十年。当年的亚洲四小龙都尝试经济转型:韩国发展创意产业,新加坡走高科技路线,更出尽办法吸引外国公司投资,而香港停留在服务业经济无法扭转,个个都想做新经济,最好是高端服务业,即使不是那么容易。

观察、服务香港多年,叶刘淑仪把握香港脉搏,在访问中回答问题反应迅速,似是心中有腹稿。这也难怪,毕竟她在这次77日的特首选举工程,与各界别选委会面共137场,不管他们有票无票,14次落区,21次出席论坛,发出100篇新闻稿,对香港的看法、未来的发展方向、政策自然是倒背如流。

她认为随着本地发展空间减少,香港出路就要靠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策走出去,发展新市场。 「跟着国企走出去,到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地方发展。」她又以查氏集团创办人查济民博士为例,「当年查生远到非洲发展,搞得有声有色,香港人可否重拾这种开拓精神?」她重申:「这不是口号,而是当地真的有空间。」

她身体力行向香港人推广一带一路的机遇,早在2015年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协会,算起来比梁振英更早就开始推销一带一路。她自豪地说:「我们举办的『张骞计划』,去年与今年均推荐80个学生去一带一路国家实习,扩阔他们的眼界,同时亦推广、宣传香港,做到民心相通。」

新特首第一份施政报告将于10月11日发表,可否教人眼前一亮,未来五年特区政府又如何带领香港走得更远,相信市民与叶刘淑仪同样期待。

本文载自: 《灼见名家》专栏

连结至原文: http://www.master-insight.com/专访叶刘淑仪:港人宜重拾开拓精神/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