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剑桥护老院事件引起全城关注,香港市民对现时的安老服务质素感到非常忧虑。香港正面对人口老化,预计安老服务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有见及此,汇贤智库于今日(7月26日)举办《安老服务的发展与挑战研讨会》,探讨日后政府及社会应如何应对安老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出席讲者包括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先生、香港老年学会会长梁万福医生、前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首席讲师李贺游博士,以及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先生等。研讨会由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召集人容海恩大律师主持,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叶刘淑仪女士亦有出席。
田北辰先生发表欢迎辞时表示:「政府简单地把安老服务的问题总结为『地』不足够,观察相当狭隘及外行,安老服务应从『地、人、钱』三方面着手。在『地』方面,我建议政府透过新建公营房屋及私人卖地条款预留空间,并标明安老用途,为院舍提供租金合理的营运空间。在『人』方面,要解决『人才荒』,我认为政府应放宽现时的人手要求,以两位护士加两位达到资历架构『第四级保健员』代替现时的四位护士的规定;让保健员有晋升的机会,青年看到清晰的职业路径,才会愿意入行。在『钱』方面,我支持『钱跟人走』的原则,但政府只计划推出1000张院舍券,规模太细,希望当局加推院舍券,增加长者选择,以市场竞争推动院舍改善服务质素。」
李贺游博士就安老院舍服务的提升提出五点。第一,特区政府必须正视长者住院的迫切需要,而积极地投放资源。第二,她认为推行长者院舍服务券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具体的执行方案及细则未臻完善。第三,特区政府急需重新厘定与私营院舍服务界的关系──究竟是纯粹购买私院服务,抑或是伙伴关系。第四,自愿性院舍评审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应该尽快落实强制性评审制度。第五,「青航计划」如在8月落实,对舒缓安老服务人手短缺的问题应有帮忙,值得社会支持。
香港老年学会会长梁万福医生指出,香港政府没有对人囗老龄化制订整体的针对性政策,现时的问题源于政府不愿意面对人口老化所引起的需要,多年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彻底解决问题,便要掌握人口老化在不同层面的需要,以预防性投资为主体,以减低长者疾病及残障而减少需要照顾的可能性,在社区支援服务方面能够对应家庭护老人士的实际需要,从而减低入住院舍的需要。香港的院护服务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政府资助宿位只占老人人囗的2.5%,导致大批轮候人士入住未逹质素的院舍,政府有需要制订提供院舍的目标比率,较合理的比率是3.5%;此外,可透过提高地区家庭护老支援。在院护质素方面,需要提升资源质素,吸引年轻人入行,增加人手比例,对不符合质素的院舍执法监管,透过推行安老院舍评审制度倡导质素的不断提升。
陈志育先生表示,政府的资助模式极不公平,长期倾斜津助院舍,津助院舍所获的人均资助额高达14,288元,无需缴交租金,而入住私营院舍的长者只有6,500元综援资助,面对通胀压力,营运成本上升,长者可享的资源只有3,180元,服务质素难免有一定差别。陈先生促请政府改革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资助制度,尽快推出长者住宿照顾服务券,以提升院舍的服务质素,令需要护理服务的长者有更多选择。
除了嘉宾发言,研讨会亦设嘉宾互动讨论及与会人士提问环节。现场反应良好,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以及提出不少深入见解。汇贤智库日后将会继续就安老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在安老事务上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